大雪节气过后,气温越来越低。
妈妈赶紧拿出厚衣服给宝宝套上,
生怕宝宝会着凉生病。
即使在室内也会给宝宝穿很多衣服。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可明明穿得足够多,
孩子还是变成了“小鼻涕虫”
怎么判断宝宝冷不冷?
冬天怎么给孩子穿衣才合适?
哪些穿衣原则新手妈妈必须掌握?
今天小编分享超实用儿童穿衣指南,
大家赶紧学起来哦!!
宝宝穿太厚易得4种病1.削弱抗病能力
过度保暖,使孩子失去接受耐寒训练的机会,会使机体调节能力变差,抗病能力变弱。
2.造成脱水
孩子太小,就算热了也不懂得表达,只能熬着。长期如此,容易使宝宝体温升高,水分流失增多。如补充不够及时,就可能造成“脱水”。
3.容易感冒
孩子天性好动,活动量比成人大,新陈代谢速度快。穿太多容易捂出汗,反而易感冒。
4.影响发育
穿得过多束缚行动自由,减少了活动量,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如何判断宝宝冷不冷正确方法:摸颈部和背部如果颈背温热,说明穿衣合适。如果后颈已经出汗或者变得黏糊糊,说明穿多了。若后背发凉,四肢摸起来也是凉凉的,则需要增添衣服。注意:有些家长习惯通过摸小手小脚来判断孩子冷暖,然而手脚属于血液循环的未端,反映的冷热程度并不准确。若家长以此为标准给孩子添加衣物,常常会出错。
冬天孩子怎么穿?“三暖一寒”原则:即暖背、暖肚、暖足、寒头①暖背:后背暖和而不出汗。可以给孩子备一个小棉毛背心。
②暖肚:保证肚子不受凉。牌胃不好的孩子着凉会引起腹痛、腹泻。
③暖足:脚部血液循环速度慢,脚就很容易着凉,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可给孩子穿上稍厚的棉袜、鞋子。
④寒头让头部相对冷一些。头部捂太热容易头晕、出汗。寒冷时可以戴顶厚实的棉帽子,如果不太冷,可以不戴帽子。
洋葱式穿法洋葱式穿搭法:一层一层,穿搭多层衣物的方法。
层数多,衣服间空气流通更好,即使出了汗也容易干。这样穿搭,也便于根据天气变化以及不同场合的温度,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
①内层可选择材质柔软、透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
②中层以保暖为主。
③外层选择防水防风的衣物。
三层半穿法第一层:纯棉连体衣或纯棉秋衣秋裤
①两岁以下因为孩子还在穿纸尿裤,可选择纯棉连体衣,可以避免露出小肚子。
②两岁以上可选择纯棉秋衣秋裤。
第二层:开衫、卫衣或毛衣
根据活动场地和当天气温的不同,可选择单层的针织开衫、套头帽衫,或厚的羊绒衫等。
第三层:厚外套
户外活动时,孩子需要一件防寒防风的外套。外套必须易于穿脱,进入室内时需要及时脱掉。
提醒外套的外表面材质,都是防风甚至防水的,所以很凉,紧挨孩子皮肤会不舒服,拉链部分还会有点儿硌脖子。
口水宝宝可以用口水巾阻隔外套,大宝宝可以带上全棉的围脖,保暖又舒服。
专家提示宝宝的生理机能发育还不够完善,对自身体温的调控还不到位,家长们根据孩子的需求来正确添件衣物非常重要。
您是还在摸索经验的新手妈妈?还是已经熟练掌握了如何在寒冷天气给孩子穿衣服?有什么问题或好的经验,欢迎提问或留言分享哦~
指导专家陈惠芬
儿科副主任
从事临床及门诊工作10余年,河北省新生儿医师分会青年委员,石家庄市新生儿质控中心秘书,多个儿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取得省级科研成果二项,并均获二等奖,在河北省儿科青年医师技能比武中取得第一名,发表医学专著两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获斯坦福大学颁发的窒息复苏培训教师资格证书。擅长新生儿专业、急救专业疾病的救治。对早产儿及相关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新生儿科我院新生儿科拥有一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经验丰富的优秀队伍。在新生儿疾病诊治、救治,尤其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诊治和护理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早产儿护理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诊疗、治疗、护理方案。目前成功救治的最小宝宝为孕周25+2周,体重克极早产儿。已成熟开展各种国内外领先技术,改变传统理念,引进先进技术及前沿护理理念,开展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常规应用于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败血症及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成熟开展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腹膜透析、机械通气等治疗技术,为新生儿救治提供强大的后盾支持。在新生儿护理服务方面,与国际接轨,致力于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合以家庭为中心(FCC)护理模式,开展(床旁)袋鼠式护理服务,实现开放儿科新理念。让新生儿可以在住院期间也能享受父母亲的拥抱及怀抱。
出品:宣传服务部
指导专家:新生儿科副主任陈惠芬
编排:宣传服务部白亚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