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与新冠的区别秋冬季节,这份预防攻略请

一、什么是流感

流感全名是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二、儿童患流感的表现三、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

(1)疫苗种类: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流感病毒灭活疫苗,该疫苗一般3种灭活病毒成分或4种灭活病毒成分组成,分别称为三价疫苗和四价疫苗。能预防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但区别是:三价流感疫苗不针对所有的乙型流感病毒,四价流感疫苗能够抵御更多类型乙型流感病毒。

(2)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事项?

1)什么时间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在整个流感流行季都可以接种,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

2)接种流感疫苗时要注意什么?

接种前有感染或传染病,正在用药治疗,不能接种,需待病情痊愈后再接种,接种后留观30分钟;

3)接种流感疫苗后有什么副作用?

疫苗接种绝大多数安全,个别接种者会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伴有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通常都是轻微的,自限性的,不用过于担心;

4)接种流感疫苗后还会得流感吗?

有可能会,没有疫苗是%有效的,流感疫苗可以保护大多数人免于流感的侵袭,如果已经接种了流感疫苗仍然患上流感的话,相比于未接种疫苗患者,症状会轻很多;

5)什么人群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一般无禁忌症,对疫苗所含成分过敏的,不能接种疫苗。

2.抗流感病毒药物预防

1)为什么需要药物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但无法提供全面的保护,不能完全满足流感预防需求,药物预防是重要补充手段,原因如下:(1)疫苗虽有效,但由于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接受健康教育程度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接种率低,依从性差;(2)流感病毒变异导致疫苗效力降低;(3)免疫“脱靶”,当季疫苗与病毒不匹配;(4)疫苗接种后抗体至少2周后达到峰值,才能起到保护作用,这期间需要药物预防。

2)常用药物是什么?

目前在我国指南推荐使用的流感预防性药物:奥司他韦。

3)那些情况需要使用药物预防?

(1)有流感疫苗禁忌证的流感并发症高危儿童;

(2)接种流感疫苗2周内并未获得最佳免疫力的高危儿童;

(3)未经免疫且可能与未经免疫的高危儿童或24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有持续、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卫生保健人员;

(4)用于封闭的机构环境下和高风险的儿童有紧密接触的未经免疫的工作人员和儿童控制流感的暴发;

(5)作为高危儿童疫苗接种的补充,包括免疫功能受损的儿童和接种疫苗后没有产生足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的高危儿童;

(6)作为家庭成员和与流感并发症高风险的人群有密切接触的感染患者的暴露后化学预防;

(7)社区内流行性感冒病毒株与季节性流感疫苗株不匹配时,用于流感并发症高风险的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及密切接触者和健康保健人员的抗病毒化学预防。

3、非药物干预措施

①勤洗手

②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

③出现流感症状后,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和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④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儿应居家治疗、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⑤当家长带有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交叉感染。

四、流感与新冠肺炎的区别流感新冠肺炎

多突然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可伴有流涕或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畏寒等全身症状,儿童消化道症状常见于乙型流感,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无并发症的流感患儿症状在1周左右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需1~2周。

感染早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多数患儿症状在1周内消失。少数患儿发病后1周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休克等,伴/不伴发热。部分儿童、小婴儿及新生儿感染后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等症状。

预后

情况

儿童流感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造成死亡。

儿童新冠病情比成年人更轻,预后也更好。

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临床表现与流感相似,当-nCoV感染叠加流感季节,两者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和病原学检测鉴别,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测,流感抗原和核酸检测、-nCoV核酸和抗体检测可明确诊断。

专家风采

周博主任

周博,儿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医院(商洛医院)儿科主任。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20年。现任陕西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儿科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商洛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商洛市医学会围产专业委员会委员;商洛市康复医学会理事;商洛市儿科医疗事故率鉴定委员会成员。能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儿童保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诊疗。

诊疗范围

1.感染性疾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手足口病、猩红热、百日咳、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败血症等疾病的诊治;

2.营养性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等疾病的诊治;

3.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败血症等疾病的诊治;

4.免疫性疾病:风湿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等疾病的诊治;

5.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炎、重症腹泻病、消化性溃疡、肠套叠等疾病的诊治;

6.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感染性喉炎、毛细支气管炎、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治;

7.循环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治;

8.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急性肾功能不全、遗尿症等疾病的诊治;

9.血液系统疾病:营养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疾病的诊治;

10.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吉兰-巴雷综合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11.急危重症:惊厥持续发作、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哮喘持续状态、颅内高压、感染性休克等急危重症的治疗。

专家门诊

周博主任专家门诊

周一至周五全天

周六早8点至12点

科室--

周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sh/6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