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日
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Globalsolidarity,Sharedresponsibility
为引起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年将全球首例艾滋病被检测出的日子---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
艾滋病毒仍然是全球性的卫生问题
1目前有多少人感染了HIV/艾滋病病毒?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最新数据表明,年全球存活HIV感染者约万,其中新发感染约万,约62%的新发感染出现在重点人群及其性伴侣中,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约69万。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截止年底,中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96.3万例,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5.1万例,其中性传播比例超过90%。在如今的社会自然环境下,很多朋友不了解艾滋病,甚至谈“艾”色变。其实,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流言,要走出误区,就必须对艾滋病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如下对艾滋病进行科普知识。2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称艾滋病病毒。HIV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破坏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而这群淋巴细胞主要掌管人体免疫功能。正常CD4+T淋巴细胞计数范围为个~个/μL(超过个/μL),一旦感染HIV后,CD4+T淋巴细胞逐步下降,每年下降约50个/μL,所以感染者大约有6~8年的时间没有症状。因此,从自我感觉和外表上是无法确定是否受到HIV感染。当CD4+T淋巴细胞一旦下降低于个/μL,进入艾滋病期,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等。
图源:Nature
3艾滋病的传染源是什么?艾滋病病毒(HIV)可能存在哪些体液中?
是被HIV感染的人,包括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水和腹水、脑脊液、羊水、乳汁等体液里。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①性接触传播: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可通过无保护的性交传播。如卖淫、嫖娼、多性伴,男男同性性行为,配偶或性伴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使用新型合成毒品/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年至年,我国报告青年学生感染者人数占全部青年人群感染者人数的比例由10.4%上升到21.7%。②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在怀孕、生产和哺乳时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母婴传播几率是30%左右。③血液传播:使用受污染的注射器或其他刺伤皮肤的用具,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针具注射吸毒均会被感染。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也是属于血液传播途径。④其它:一种特殊情况,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体液溅到眼睛或有伤口皮肤,通过眼结膜或皮肤伤口侵入人体而感染,所以这一情况就通常发生在咱们的医务人员身上。近年来艾滋病传播呈现新的特点。性传播已经逐渐成为艾滋病传染的主要途径,所占比例为九成以上。而当中同性恋间的传播上升速度尤其明显。男男同性传播也是造成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因此建议有过有过高危行为,有过无防护性行为的人们应该主动接受艾滋病检测。5哪些情况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HIV)的?
包括有十种情况,如握手、拥抱、接吻、咳嗽、打喷嚏、共用办公用具、共用马桶圈、共用卧具、共用浴池、共同进餐(餐具),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6艾滋病病毒(HIV)在外界抵抗力强吗?
艾滋病病毒(HIV)的抵抗力较弱,在外界的存活能力比乙肝病毒还低得多。比如56℃30分钟、℃20分钟能灭活它;一般的消毒剂,如70%酒精、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均敏感;但对0.1%甲醛、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这些射线不一定能杀灭艾滋病病毒。
7哪些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主要有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群体、接受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者,以及感染艾滋病病毒母亲所生的婴儿等。
大家普遍易感,以15~49岁为主,占80%。需要注意的是家庭中妇女、新生儿的传播;还有就是青少年、大学生人群。
1、性乱者:男同性恋、多性伴侣、嫖娼者,是指无保护的性交或肛交;
2、静脉注射毒品者,共用针管、针头或其他边缘锐利的器具者;
3、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亲(孕妇),在怀孕、分娩(生产)和哺乳期间,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传染给婴儿
8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与流行特点?
艾滋病防治形势仍然严峻。据目前的资料表明,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为:①疫情流行地区差异大,截止年底,我国现存活HIV/AIDS人数在00例以上的,有22个省份;②性传播持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③60岁以上病例持续增加,60岁以上病例以男性为主,从年的例上升到年的例,构成从7.4%上升到19.02%人群感染;④青年学生报告病例近年每年多例,病例以男性为主,以性传播为主,特别是同性性传播。9HIV的检测手段有哪些?什么是窗口期?
HIV的检测主要包括HIV抗体检测、HIV核酸定量检测和免疫功能检测。其中HIV抗体检测是HIV/艾滋病诊断的最常用方法。窗口期指的是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窗口期是一个与检测技术相关的概念,它的长短与检测试剂的灵敏度有关。窗口期的:目前的检测技术,核酸的窗口期在1周左右;能够检测抗原的第四代检测技术窗口期在2周左右;广泛采用的第三代HIV抗体检测技术窗口期在3周左右,这就是窗口期的来源。艾滋病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10HIV的检测结果能保密吗?
艾滋病防治形势仍然严峻。据目前的资料表明,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为:①疫情流行地区差异大,截止年底,我国现存活HIV/AIDS人数在00例以上的,有22个省份;②性传播持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③60岁以上病例持续增加,60岁以上病例以男性为主,从年的例上升到年的例,构成从7.4%上升到19.02%人群感染;④青年学生报告病例近年每年多例,病例以男性为主,以性传播为主,特别是同性性传播。11感染后能从外表判断他感染HIV吗?如何进行筛查检测?
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检测是唯一判断方法。艾滋病感染者有长达6~8年的潜伏期,期间多数人和正常人在外表上是一样的,无法从外表上看出感染与否。即使有人有一些症状,也并非艾滋病感染者所特有,仅凭这些症状不能确定其感染艾滋病。因此,感染HIV无法从身体外表或自身症状来判断。要想了解是否感染HIV,只能通过检测,这是唯一的途径。因此,高危行为后一般需要2~4周时间才可以检测出艾滋病HIV抗体。如果发生HIV职业暴露或高危行为后,通常是立即、4周(1月)、8周(2月)、12周(3月)、和6月时进行检测。12HIV感染后有哪些不舒服或表现呢?
从初始感染HIV到终末期是一个较为漫长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与HIV相关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感染后临床表现及症状、体征,HIV感染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13HIV感染后的急性感染期有哪些症状?
急性感染期传染性较强,极少数人(大约10~15%)初次感染艾滋病病毒后2~4周出现,常出现的症状有发热、头痛、皮疹、腹泻等流行性感冒样症状,一般持续约1~3周自行缓解。但是这些症状是否出现因人而异。
14HIV感染后的无症状感染期有哪些症状?
其特点是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在无症状期,由于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或体征,但一般不易引起重视。
15艾滋病期有哪些症状?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低于/μL,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HIV相关临床表现主要有: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1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会立即死亡吗?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会立即死亡。一个人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是一个较为漫长复杂的过程,影响发病快慢的因素很多,积极地寻求医学指导,采取有效的治疗等,都对延缓发病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想方设法延缓发病。只要没有进入发病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能和正常人一样。17艾滋病可以治愈吗?
虽然有极个别的治愈病例的报道,但目前普遍认为艾滋病不可以治愈,这也是指“功能性治愈”。
什么是“功能性治愈”?这是指人体内艾滋病毒被控制在极低水平,在不接受治疗的情况下,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早在7年,1名柏林HIV感染者TimothyR.Brown因为白血病AML复发,给他进行供体CCR5△32/△32干细胞移植,达到功能性治愈。后来还有伦敦的病人。
不过,如果发现的早,且进行了及时、规范的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已经可以接近正常人群。
特别提醒的是,目前还仍然没有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但是可以控制病毒,尽早防止疾病进展,不要出现机会性肿瘤或感染。
18为什么说艾滋病可成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自年美籍华裔何大一教授发明“鸡尾酒疗法”(也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来,艾滋病已从过去的“致死性疾病”转为“慢性病”。鸡尾酒疗法是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由于HIV容易变异,所以联合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来治疗艾滋病,从而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更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由于不同药物的组合方式与调制鸡尾酒类似,也被称为“鸡尾酒疗法”。
有效的控制。
目前抗病毒药物的进展已从过去一大把药到把几种药的功能全部融合在里面的三合一,四合一的抗病毒药物,更为简便、有效及毒副作用更小。
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一旦服用需终身服药
19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目前尚无有效的HIV疫苗可以预防HIV感染。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式。切断传播的具体途径有:正确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的性行为;不吸毒,不共用针具;推行无偿献血,对献血人群进行HIV筛查;医院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医院交叉感染;预防职业暴露与感染;控制母婴传播等。20什么是HIV暴露前预防?
是指尚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生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行为之前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以预防HIV感染的方法。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通常包括吸毒、异性多性伴及男性同性性行为等。目前最常用的暴露前预防药物用药方案是“每日服药方案”。优先考虑双药复合制剂,如有替诺福韦(TDF)和恩曲他滨(FTC),或替诺福韦(TDF)/拉米夫丁(3TC)。对于男性同性性行为者,如果性行为频次不高(每周不超过一次),除了“每日服药方案”,还可以采用“按需服药方案”,即所谓“2-1-1方案”,以复合制剂为例,发生易感染HIV行为前2~24小时服用2片,首次服药后24小时和48小时各服用1片。不过,还是建议大家洁身自爱,不要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如果万一发生了,请马上处理,以降低感染滋病病毒的机会。21何为HIV暴露后预防?
指在暴露于艾滋病病毒后实施的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的措施。疑似暴露于艾滋病病毒后,需第一时间进行初步处理,并及时记录暴露情况,尽快到相关机构进行咨询和评估。首选推荐方案为替诺福韦/恩曲他滨(TDF/FTC)+多替拉韦(DTG)或拉替拉韦(RAL)等整合酶抑制药,根据当地资源,如果整合酶抑制药不可及,可以使用蛋白酶抑制药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和达芦那韦/利托那韦(DRV/r)。在发生HIV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h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h,但即使超过24h,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用药疗程为连续服用28d。22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吗?
是,艾滋病就是一种传染病,艾滋病感染者有责任告知与自己发生性关系者自己的感染状态,并规范自己的相关行为以避免将疾病传播他人。故意隐瞒和传播艾滋病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违反了国家法律关于故意传播传染性疾病的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3我国艾滋病防治成效如何?
全国艾滋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年底全人群感染率在0.09%。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已基本达到零报告水平。经吸毒传播基本控制,每年经吸毒传播报告持续减少。经母婴传播持续降低,艾滋病的母婴传播率逐年降低。抗病毒覆盖率和成功率,已经达到或接近90%的目标水平。联合国提出的3个90%策略:到年,90%艾滋病感染者经过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90%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90%接受治疗者体内病毒被抑制,并规划到年,将年新发感染人数控制在50万以下。温馨提示:
感染科门诊信息:
●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日
●门诊地点:中山七院门诊内科诊区(3楼)
●挂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