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冬季传染病
共助幼儿健康成长
本文导读每年春季与冬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食物、水、唾液、空气等媒介经肠道、呼吸道或皮肤接触传播。隐性患者和病愈初期均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5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不管是婴幼儿还是大一点的儿童都很容易被传染,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免疫力较低,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差。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这种肠道病毒是个大家族,有20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
2传播途径有哪些?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园爆发手足口病,经常一个班甚至整个幼儿园会因此停课。
3手足口病有何症状?手足口病主要的发病对象是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平均为3~5天,最短可为2天,最长可至10天。
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有:
(1)、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
(2)、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
(3)、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4)、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5)、个别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4如何治疗与护理?对于手足口病不用过分恐慌,只要进行适当的治疗和休息,疱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但是该病病发过程中,人体抵抗力会下降,而且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的水疱在破溃后会形成小溃疡,受伤的皮肤黏膜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诱发病毒性肺炎、心肌炎、化脓性细菌感染甚至败血症等,严重者可危急生命。所以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且又要有清醒的认识,做好预防与治疗工作。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园已启动了加强消毒程序,采取增强消毒、通风等措施。手足口病作为一种传染病,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请家长们配合幼儿园做好以下几点:
1.孩子每天入园必须进行晨检,如发现症医院筛查确诊,以便早发现、早隔离、及时治疗(尤其注意发热、皮疹儿童)
2.家长应坚持每天早晨孩子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对孩子的手心、足底、口腔、臀部进行检查,测量体温,如发现类似手足口病症医院诊治。
3.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请在第一时间联系幼儿园,以便我园及时采取消毒措施),同时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时间不得少于2周,治愈后请到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返园。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专家提示:勤洗手、洗干净手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5.经常对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儿童的接触机会。
6.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
今天的预防小秘籍
宝贝们都get到了吗
天气渐冷
我们要适度增添衣物
一起抵御冬季传染病!
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宝宝赶走病毒!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韦赵霜
刘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