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1个“全国爱肝日”,爱肝护肝,人人有责。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我国是肝癌“大国”,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为35万。
肝癌并不少见,作为患者,您不是一个人在与病魔斗争。
我国的肝癌患者应重视疾病的健康管理,将癌症视为慢性疾病,重视疾病的早期发现,积极配合治疗,力争治愈或实现带癌长期生存,与癌“共舞”。
接下来,从居家护理、合理饮食、心态平衡、科学运动四个角度,分享肝癌患者康复管理的相关科普:
01
居家护理
01
安全用药
肝癌患者往往伴有肝炎、肝硬化等情况,在对肿瘤进行治疗的同时,应遵医嘱对这些伴随情况进行治疗。针对肝癌导致的其他症状如腹水、黄疸等,也应有序治疗。
肝硬化患者需服用有关药物,原则上谨慎使用保健品或偏方,以免诱发药物性肝损害。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正在服用螺内酯、普奈洛尔(心得安)等药物防治腹水和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亦需坚持用药,不宜自行停药。
02
症状处理
腹水
腹水是肝癌患者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慢性肝功能受损,使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或门脉高压致细胞内外液代谢失衡,细胞内的液体向细胞外流失而成腹水。患者多表现为腹胀或腹痛、口渴、食欲不振等症状。
平卧休息可以促进血液重新分布,使腹腔内的水分较易进入血管中,并最终通过尿液排出。对于腹胀较重的患者,适当使用利尿剂可以减轻症状,但要定期复查电解质情况,避免因利尿剂的使用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在饮食上,应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在衣着方面,也应选择宽松的衣服。
癌性发热
癌性发热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常见症状,是指肝癌患者在排除感染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非感染性发热。它的出现与肿瘤自身发展密切相关,多表现为反复出现的持续性低热或高热。
对此,应该注意室内保暖和通风,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或服用解热镇痛药物等措施。
03
并发症防治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约占肝癌患者死亡原因的15%,因肝癌常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而门静脉、肝静脉癌栓可进一步加重门脉高压,故常引起食管中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常表现为呕血、黑便甚至血便,可能合并有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甚至休克等情况。
此时家属应尽量安抚患者,使之保持镇定,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或血块造成的呛咳甚至呼吸困难,并医院救治。
肝昏迷
肝昏迷常为肝癌终末期的表现,便秘、消化道出血、大量使用利尿剂、电解质紊乱及继
发感染等常可诱发肝昏迷。家属应采取措施保持患者大便通畅,给予患者低蛋白饮食,多加注意患者意识状态,发现患者有意识或情绪障碍时应及时就诊。
肝癌破裂
约10%左右的肝癌患者因癌结节破裂出血致死,此为肝癌紧急而严重的并发症。肝癌晚期坏死液化可自发破裂,也可因外力而破裂,故活动时切不可用力过度。癌结节破裂可局限于肝包膜下,出现急骤疼痛,肝脏迅速增大,在局部可触及包块。若破溃入腹腔则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少量出血表现为血性腹水,大量出血则可导致休克甚至很快死亡。
当患者突然出现剧烈疼痛,伴有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医院急诊就医。
继发感染
原发性肝癌患者因长期消耗及卧床,抵抗力减弱,尤其在化疗或放疗之后白细胞降低时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肠道感染、霉菌感染和败血症等。
褥疮
褥疮又称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等情况使得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组织、皮肤持续缺血、缺氧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发生的溃烂和坏死。
部分肝癌患者长期卧床及营养不良,容易发生褥疮,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很大,对此家属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减少组织受压时间,保护股骨隆突和身体支撑处,避免摩擦和剪切力导致皮肤损伤。
04
晚期疼痛护理
80%的疼痛因癌症本身引起。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疼痛会导致患者身心俱疲,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需要严格按照疼痛情况,使用镇痛药物,以实现预期的镇痛效果。
常见的镇痛药包括口服药物、透皮贴、皮下注射剂以及静脉注射剂等,考虑到使用的便利性,优先应用口服药物或透皮贴。
在使用镇痛药物时,应遵照医嘱,切不可随意加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
除用药之外,也可以给患者肢体按摩和抚触,放松患者肌肉。恰当的按摩能够缓解疼痛感,同时也可缓解患者疲劳,预防肌肉萎缩。不建议按摩肝脏或肿瘤部位。
二
合理饮食
01
营养不良的危害
肝癌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严重的营养不良增加了肝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了肝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
肝细胞受损、食欲减退、物质代谢受影响及放疗和化疗等影响机体消化吸收,是引起肝癌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肝癌患者的疾病情况及治疗方式不同,营养治疗的效果也会出现明显差异。
02
营养状态评估
营养评定就是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营养评定,可以判定机体的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和程度,评估营养不良所致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支持的疗效。
常用的评定指标有:体重、肱三头肌皮肤褶皱厚度、上臂肌围、握力测定、内脏白蛋白测定、淋巴细胞计数、氮平衡测定、肌酐/身高指数等。
03
治疗期间的饮食营养
患者日常饮食应多样化,少食多餐。进食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营养均衡及足够的热量。避免辛辣刺激、生冷和坚硬的食物。戒烟戒酒,适量饮水。
04
特殊患者的饮食营养
糖尿病
对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肝癌患者通常伴有肝硬化和肝损伤,常会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影响消化的正常进行,因此应以清淡、细软的食物为主,因为糖尿病的影响,要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要选择清淡、低糖、低钠的食物。肝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同时也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上消化道出血
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要严格卧床休息,必要时禁食禁水,对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尤其重要。出血停止后恢复期患者的饮食,应由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避免进食粗糙、过硬的食物,以防止损伤曲张的血管造成出血。
肝性脑病
肝癌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应该控制脂肪及蛋白质的摄入,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减少体内氨的产生,减轻肝昏迷的症状。尚能进食者应多选用精细粮食和含纤维少的水果,以保证热量充足。
三
心态平衡
01
心理特征
肝癌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有以下几点:
怀疑心理
当患者知道自己得了肝癌,会出现焦躁不安、多疑、紧张等情绪,并企图以否认的心理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怀疑医生的诊断错误或检查上的错误。
愤怒心理
部分患者在确诊肝癌后会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痛情绪,并试图把这种情绪向周围的人宣泄。如借故表现出愤怒和嫉妒,常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吵闹,这种情绪持续不退会消耗患者战胜疾病和正常生活的精力。
恐惧悲观心理
患者知道自己得了肝癌,经常表现出恐惧和悲观,对生活失去希望,非常的牵挂自己的亲人。家属及医务人员应给予充分的理解,给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延误病情。
认可心理
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心理已经接受自己患有此病的事实,能以较为平和的心态面对肝癌,希望得到治疗,在这种较好的心理状态下,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02
家庭心理疏导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情绪很重要。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家属应帮助患者调整状态,重新增强抗癌的信心。家属需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为患者树立信心。认真倾听,用心陪伴,使患者振作起来才是根治不良情绪的最好方式。建议患者多接受正面积极的信息,坚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癌症,拒绝负面情绪。
03
病友交流
癌症患者和家属互助小组在欧美国家发展已经很成熟,研究显示,参加互助小组的人比不参加的人的焦虑水平更低。肝癌患者是身心极度痛苦的特殊群体,通过病友交流的方式,使情绪释放和表达,压力得到缓解,有助于早日走出病魔的阴影,重燃生活的希望。
四
科学运动
运动是肝癌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环节。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适度的低中强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改善因为癌症带来的疲劳,减轻和化解因为癌症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运动还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调节情绪和减轻心理压力。
01
运动方式及强度
运动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配合一定的力量练习。对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如果肝功能处于代偿期,则完全可以从事低等强度(例如慢走、做家务、健身气功等)和中等强度(快走、打太极拳、瑜伽、跳广场舞等)的运动;如果肝功能处于失代偿期,则应该做低强度或以下的运动,配合卧床休息。
应至少保持每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可以用3个10分钟来完成)。力量训练也以低中强度为主。每周2-3次,隔天进行。每次训练保证练习到下肢(例如下蹲、站桩等)、核心(平板支撑)、上肢(俯卧撑)的大肌肉群。每个肌群2-3组,每组重复8-12次。
02
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先慢慢增加训练时间,然后增加强度。
所设定的目标一定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运动中如果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应马上减低运动量或停止,原地休息。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应及时就医。
贵在坚持。通过家人的鼓励和监督、通过结伴锻炼的互相鼓励以保证坚持运动。
如果参加团队的练习,务必注意选择和自己体能水平相近的团队,以避免强度过大带来的运动损害。
知识小贴士:
肝癌患者出院后仍需注意用药安全,坚持规范用药,患者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和并发症,医院就诊。
肝癌患者居家应保持良好心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正常作息才能长期与肝癌进行斗争。
?注:内容摘自《中国抗癌协会原发性肝癌患者指南》,后台回复“肝癌”即可获得该指南电子版。
你可能想看更多:
关于肝癌的7个疑问,你一定也有!
医保抗肿瘤药目录调整,不同癌种受什么影响?
致肝癌晚期患者,这些小贴士要牢记
一文读懂肝癌
探索肝癌免疫治疗
OS、ORR都是什么意思?一文读懂临床试验终点各指标的含义
肝癌免疫治疗重磅——T+A免疫联合疗法在中国获批用于一线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